发现个有趣现象,很多媒体喜欢鼓吹传统行业暴利,比如: 23岁女生摆摊卖煎饼果子月入2万。 月嫂月平均工资15000 …… 这种新闻能频频登上热搜,引得不少人纷纷大呼,我要辞职去卖煎饼,我想去应聘月嫂。 这究竟是信息差太小,还是信息差太大呢? 【一】 理性思考这些职业,都有一个共性。 那就是不能忽略其的投入产出比,说到底,他们都是属于用时间换钱,且存在收益的不稳定性。 有小孩子的一定对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作息深有体会,经常会半夜醒了,突然开始哭闹,搞得一家人都睡不好,长期下去,大人的作息紊乱,容易出现精神衰弱。 除此之外,还有小孩子的饮食问题,以及隔代人之间的育儿理念都是问题,为什么说“月子仇不共戴天”啊,那就是大家都被小孩子折腾的够呛,心理属于敏感期,随便一个小问题都可能埋下种子,成为让婆媳关系隔阂多年的矛盾。 这时候一个经过专业培训,并且有大量实操经验的月嫂来处理这部分的问题,就显得尤其重要了,“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”,他们丰富的专业知识,以及对小孩子不规律作息的足够耐心,是很多人不具备的。 只有少数人愿意做,就等于有门槛,价格自然上去了。 这笔钱,一般人还真赚不了。 【二】 所谓的“月入2万煎饼摊”也禁不起推敲。 新闻说,这位99年的摊主因为颜值高,被称为“煎饼西施”,每天早上5点开始摆摊,忙到中午1点左右收摊,一天能卖130个左右,月入2万。 选个热门商家看下主页, 全店累计上千单,平均单价5-10元,单店利润至少有个5千-1万,并且产品是虚拟资源,可以反复售卖,这不比起早贪黑来的容易吗? 而店里也是各行业的培训教程,比如产后康复,瑜伽锻炼,小儿推拿等等。 分享干货的过程中,植入诱饵 我随便找一条热门作品,点赞量3000+,评论也有1000+,如果导流到私域,课程卖59-99很好出单,靠一个作品就能变现几千甚至几万。 说赚钱难的人,大都是干的体力活和脑力活,人的精力有限,自然是越干越累,人累了只想休息,哪还有心思去思考怎么进步,怎么把现有的模式矩阵放大,才会觉得生活苦,磨难多,淘金难。 -END-
作者:摸鱼思维
|
-
扫码下载安卓APP
-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微信扫一扫打开小程序
手Q扫一扫打开小程序
-
返回顶部
发表评论